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

號稱自由時代 言論仍不自由

【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】再拒劇團24至26日在牯嶺街小劇場演出秋季新作《自由時代》,創作緣起於80年代黨外雜誌「自由時代週刊」創辦人鄭南榕,捍衛言論自由,自焚殉道,戲劇不斷質疑,媒體氾濫的當代,人真的自由了?

《自由時代》描述菜鳥記者小四,追查新聞前輩張競離奇自焚身亡的事件,在過程中經歷報社高層所施加的壓力與鬥爭,透過當代年輕人的眼光,重新審視「自由」的定義。



戲劇中自由女神被撻伐「以自由之名行暴力之實」。(圖文/李宜霖)






當代媒體看似自由,實際上是被以「自由之名」的軟性禁錮所取代。(圖文/李宜霖)





看似自由的軟性壓制
《自由時代》劇作導演黃緣文表示,鄭南榕時代是解嚴前後的曖昧時期,他做了一般台灣文化不會有的抗爭行為,表達的形式令人震撼,爭取的自由並沒有完全的解放,只是變形的禁錮,集權時代有著確切的壓制,過渡到當代,只是變成權力的轉移與分化,壓制已經幻化到無形的生活中,這個時代言論可以講述、上街頭,但改變談何容易。

對黃緣文來說,劇場也是一種傳播。他認為,當今的媒體單一、扁平、窄化想像力,但很多人在學習著卡通、電視。他感嘆,小孩子應該是在玩樂中去創造,大人也有自己的創造性,但是如果一個人要吃什麼,滿街都是麥當勞化的食品,必定會搞壞胃口,對食物的想像會限制住,媒體的胃口反映在明星、八卦。

窄化的媒體胃口
黃緣文指出,本來台灣沒有狗仔隊,媒體為商業利益追逐,等於形成另一種權力。為了錢,媒體將廣告都安排好,再來處理報導,其中又有很多媒體與政府合作「編業」,他很震驚這件事原來早已存在。

黃緣文提到,媒體看似比以前進步,但仍然是窄化、單一,只是換一個面貌,換一個更難去抗爭的對象。人民要如何去抗爭廣告商,還有上游的財團董事長,因為他們看似帶動台灣經濟發展?但經濟起飛必定要如此?一定要有競爭力?我們可以是沒有競爭力的國家嗎?但人民已經媒體被養成扁平的胃口,想像已窄化。

黃緣文說,這個是時代的禁錮是軟性的、更難掙脫,不是你用力搥打的到的禁錮,而像一層膜包圍住你。他質疑,當代到處都是所謂的「媒體」,到處是訊息,訊息如此多,有用嗎?訊息圍繞著世界的時候,難道不會影響到生活、文化、創作?他認為,生命的樣態不應由訊息所形塑,在戲劇中沒有定義自由是什麼,真正對自由的詮釋是屬於觀眾的。

《自由時代》10月2、3日尚有場次,可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或劇團票務專線0917-343-717。詳情可上再拒劇團(http://against-again.blogspot.com/)。



轉載自立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